首发于退役(2022-12-18)当天的微信朋友圈,留此贴作永久补档纪念。

所有图片和信息理论上全网公开可查(如图片涉及的 榜单, 华师软院官网可看的赛后合照等),故不做打码处理

原文如下:

acm生涯退役了。两年半的努力,在此刻结下最后的成果。

以大一校内新生赛ak杯为契机,接触了算法。之后一路苦学,热情高涨时一天四五题,大一寒假便过掉了洛谷官方题单。出道成绩也还不错,大一下便取得了有生之年最好的蓝桥与天梯赛绩(分别国三国二)。

之后是万分幸运地捡到了一个名额,早在入队前便先打了一次icpc沈阳站,也是唯一一次线下打比赛。虽然打了铁首,但是有公费旅游,很开心。

入队后,继续训练与比赛。在大二号称最卷的icpc济南站最后5分钟过了第二题拿到了铜。取得第一块牌子,使我想要继续打下去。

不过命运捉弄人。之后的比赛一路吃瘪,在昆明站喜提差27秒就拿牌的极限铁首。

不过除开xcpc,其他算法比赛也有些许收获。运气守恒,先前的厄运使我在ccf时来运转,竟打出420的奇迹分数。之后在省赛也凭着良好的配合斩获了gdcpc金牌。

之后便来到了大三,虽然名额拿满,但打出成绩的赛站并不多。ccpc全部白给,有一场虽然队友热身赛拿了个一血,但终究昙花一现,无法再续炸裂表演。西安因为自己长链剖分写炸了卡了半场,还好队友玄学修改最后两分钟扳回了一牌。到了今天的退役之站,南京站,我第一次切了赛场上的计算几何题,队友把另外的题也过了,稳住了铜,但可惜dirty率高导致时间不够最后没能写完b题,无缘银牌。

嫉妒的是,现在放开了,我却再也没有公费旅游去线下赛的机会了。也遗恨自己训练不够刻苦,导致我太蒟蒻,总是卡中低区间的题目。如果我有这时间做多两百题,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?最大的遗憾是没能拿到银牌,没能把+0哥时代的传奇延续下去,总隐隐有种复读一年高考不如去年的既视感(笑)。

显然,坚持训练算法需要巨量时间,以至于我其他比赛项目甚少涉猎,技术栈也千疮百孔。每天都泡在图书馆,娱乐时间也很贫瘠。但我并不算很后悔自己的决定与付出。我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伙伴,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,也通过一些相关的事情(担任先修班负责人、做了一年ak杯等院内比赛出题人等等)锻炼了自己的能力。总体而言,acm生涯我并不枉此行。

以后回想起每次ac的喜悦,每次弄懂一个新算法新思路的兴奋,或许还是能会心一笑。我想,也许这就是这段时光给我最大的意义吧。

附:图片注解

  1. 沈阳线下赛(放送事故)

  2. 破铜烂铁(以2022icpc西安为例)

  3. 沈阳线下赛(谋权,篡位!(划掉))

  4. 部分做题记录(以洛谷为例)

  5. 我队队名狗牌(以2022icpc济南站为例)

  6. 我的acm模板(模板查看链接)

  7. 榜单(以2021icpc济南为例)

  8. 线上赛合照(以2022icpc西安为例)

  9. 赛时做题记录(以2022icpc南京为例)

图片:

  1. 1
  2. 2
  3. 3
  4. 4
  5. 5
  6. 6
  7. 7
  8. 8
  9. 9